导读:不知不觉,我已在北京度过两个夏天了。去年夏天我是在亚运村度过的。由于电视剧《青山恋》后期制作任务繁忙,加之又都是在有空调的房间里住宿和工作,所以还未让我细细地品尝北京夏日的滋味,便已匆匆地进入了凉爽的

在北京的夏日里 不知不觉,我已在北京度过两个夏天了。
去年夏天我是在亚运村度过的。由于电视剧《青山恋》后期制作任务繁忙,加之又都是在有空调的房间里住宿和工作,所以还未让我细细地品尝北京夏日的滋味,便已匆匆地进入了凉爽的秋天。
《青山恋》后期制作完成之后,便进入到发行阶段,这时公司也搬迁到中关村的农科院里,我们的住宿也迁进了农科院内的居民楼内。随之季节很快也进入到夏季。由于住宿的房间内没有空调,所以我们每天只能靠电扇来降温。
燥热的夏日,再加上居住的楼房裹挟在林立的楼群树丛之间,窗外没有一丝风。昼夜嗡嗡不停的电风扇,吹出的风也是热的。闷热的房间,弄得我每天都是大汗淋漓。长期生活在塞外赤峰的我,这时才真正领略到北京夏日的酷热滋味!
不过苦中也有不尽的乐趣。记得小时候我曾经在一些书中读到过,在北京乡间的夏日里,远处的树林中有布谷鸟“布谷,布谷”的欢唱,近处的树上有知了“沙,沙”的歌声。那种意境,曾经让我久久的向往过。为此,我曾经在家乡的夏天里,多次到山间和树林中去寻觅那种感觉,可那时候却不明白自己身处的竟是塞外,那里根本就不存在布谷鸟和知了这些亚热带的鸟虫。
几十年过去了。其间也曾游历过大江南北。由于都是工作出差,因此,所到之处都似蜻蜓点水一般匆匆而过,始终没得机会去细心品味那种意境。但是,儿时那幅想象之中的田园风光却始终没有忘记。那炊烟缭绕的村庄,那绿油油的田野,那高耸入云的钻天杨,还有那此起彼伏的知了的鸣唱和布谷鸟的欢歌,经常地出现在我的幻觉之中。
“布谷!布谷!”这是我来到农科院的次日清晨听到的声音。这是什么声音?竟是这么清新而又陌生!我急忙起身隔窗而望,这时我才注意到,在我的窗前竟生长着一排高高的钻天杨。因为我们居住的是第五层楼,它们那些硕大的树冠,正好遮住了窗口远望的视线。
“布谷!布谷!”“布谷!布谷!”接二连三的鸣唱将我提醒,这时我才明白自己此时就在北京,那么这种声音肯定就是布谷鸟的叫声了!为了得到证实,过后我又询问了老北京人,这才得到确认。从此以后的每个早晨,我都会在布谷鸟那清脆的鸣叫声中醒来,并且一直陪伴着我走入烦热的夏季。
突然有一天,布谷鸟的叫声消失了,以后的日子也再没有等来。这不禁使我怅然了好长一段时间,因为它早已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这时候我才突然记起小学课本中曾经说过,布谷鸟那“布谷!布谷!”的叫声,是在提醒农民马上播种,不要错过春耕夏播的大好时光。待春耕夏播季节一过,它就停止了这种叫声。
好在,这时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鸟经常在窗前的树上婉转啼鸣,让我并不感到寂寞。
这一天中午,房间像蒸笼一般。电风扇的风力已无法消除室内的酷热。无奈之中,我只好摇起纸扇来驱赶身上的暑气。就在这时,窗外竟传来了“沙!沙!”的响声。
“这是什么声音?”我一边倾听着窗外这奇妙的声音,一边询问着身边的同事。
“这是知了的叫声。”同事随意地回答了一句。
“哦!”我恍然大悟。对呀!北京的盛夏,正是知了活跃的时节。我记得有位老北京人曾经和我说过,过去北京的郊区树草繁茂。每到盛夏时节,知了就开始没日没夜地叫唤,吵得人们心烦意乱的。而此时的叫声就是从窗前的那些树冠上传出来的,可我却感觉到这种声音竟是那么美妙、清新……
以后的日子,知了的叫声便开始与我朝夕相伴了。特别是一到傍晚,我总会躺在床上,细心地倾听着知了奏出的美妙的乐曲,欣赏着纱窗上匆忙扑食的壁虎,这时燥热的感觉就会一扫而光。
几场伏雨过后,天气渐渐的凉爽了些。不知不觉之中,知了的鸣声变得轻了,几天之后又突然地消失了。随之纱窗上的壁虎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窗外突然寂静了。它提醒了我:喧嚣的酷夏即将离去,代之而来的便是凉爽的秋天。可是我的心理却一时还承载不了这种寂静,因为这种寂静来得太快!就好似有人把自己从一个美妙的轻音乐晚会场地突然抛到一处没有人烟的荒岛之中,竟无情地剥夺了我的适应过程,让我立即地去接受寂寞和孤独!
北京的八月,天气的确凉爽了一些。可是我的心理却丝毫没有感受到她的凉意,因为它缺少了布谷鸟的鸣唱和知了的欢歌!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若涉及到侵权,请联系zhuayu123@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