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看过《红楼梦》的人大概对“槛外人”并不陌生。这是“才华阜比仙,气质美如兰”的妙玉的自况。那是宝玉过生日,大家都在大观园里游玩,妙玉差人送来帖子祝寿,署名就是“槛外人”。这把一个机灵的宝玉也弄得丈二和尚

槛外人 看过《红楼梦》的人大概对“槛外人”并不陌生。这是“才华阜比仙,气质美如兰”的妙玉的自况。
那是宝玉过生日,大家都在大观园里游玩,妙玉差人送来帖子祝寿,署名就是“槛外人”。这把一个机灵的宝玉也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该以什么身份给予回复。最后还是邢岫烟帮了他一把“你就随着她,她说是槛外人,那就称自己是槛内人。”这样一来,不仅帮宝玉解了围,也是他赢得了妙玉的另眼相待。
槛外人,顾名思义就是门槛以外的人。无论是哪里的门槛,只要不与你一个观点,都可以说是“门外汉”当时妙玉这样自居,显然是表明自己的身份,还颇有些高傲的味道。她本来就是个不食凡间香火的道姑,再加上具有“金闺花柳质”,使她更显得与世俗格格不入,难怪以“槛外人”自居!
初读《红楼梦》时候,还不甚了解这是何意,都说读红楼梦就是百遍也不为过。的确,每读一次,你就会有新的见解。记得我第一次读的时候,感觉自己是林黛玉,多愁善感,小心眼;第二次读,就觉得像迎春,有些懦弱不争气;再读又觉得自己像惜春,逃避现实。再一次读,就像妙玉了。自以为看透了这个红尘俗世,一度以“槛外人”自居。遇到事情时,便以此推脱,不予以争论。
当今社会如此纷繁复杂。其实,选择做一个“槛外人”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大到为官从政,官场上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你要煞费多少苦心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与其在这个不是战场胜似战场的官场上厮杀,还不如做个潇洒的槛外人。陶渊明应该是个典范吧。不为五斗米折腰。再爱丘山的本性指引下,归隐田园,每日过着无车马喧的生活。偶尔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小到人际交往上,社会本来就是由人组成的。因此,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人本是人,无须刻意去做人。避开无聊没趣的闲谈,躲开无关紧要的争论。做个快乐的槛外人。让他们争论去吧,我自快然自足,闲看春花秋月。
如此看来,“槛外人”不免有点与世无争的和尚心态。本来这是一个道姑的妙玉,现在却与佛家挂上了钩,还与中庸沾上了关系。看来,中国的文化虽有百家争鸣,但其精髓还是一脉相承的。优秀的东西被不同的学派拿去发扬,去传承。
不是有人经常感叹“难得糊涂”吗?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上,装个糊涂,躲个清闲,的确是抚慰心灵的一剂良方。那就不妨做个槛外人吧!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若涉及到侵权,请联系zhuayu123@hotmail.com